论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结构模型与需求框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钢笔结构图 内部 论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结构模型与需求框架

论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结构模型与需求框架

2023-03-14 1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论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结构模型与需求框架

一、内部审计职业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

(一)内部审计职业的新变化

21

世纪的内部审计职业开始走向深层次的专业化

(Professinalism)

,并且随着内

部审计定义和职责范围的拓展而不断发展。

根据

2001

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ⅡA)的最新定

义,

内部审计的最新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内审服务由确认服务向确认与咨询服务并

举转变;第二,内审的目的是为企业增加价值;第三,内审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和治理流程。与新定义相对应,ⅡA

又提出了内部审计作业的定义:一个部门、分

支、

咨询小组或者其他从业人员提供的独立、

客观保证和咨询服务,

其目的是改善组织的运

营并增加组织的价值。内部审计作业通过提供系统、完整的方式评价和改善组织风险管理、

控制和治理流程等的效率,

从而有助于组织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的这些新变化会对内部审计

职业和内部审计人员产生什么影响呢?

(二)内部审计职业的新挑战

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作业的新定义对于内部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部审计师既要帮助客户开发优秀的业务系统并提供客观的评价、

鉴证等确认服务,

又要为同

样的系统提供咨询建议,

并尝试在两者之间找到不同组合的平衡点。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一

方面是协助经理及其团队;

另一方面是为公司整体服务并经常向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进行报告。

因此,

内部审计将在公司治理、

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变得不可替代,

也将越来越受到公司

权力机构、高级管理层的重视。

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将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的更新与提

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

的提高,

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企业内部的管理、

决策及效

益服务,

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向拓展,

因此内审人员在企

业中的定位也应从以监督为主的角色向以评价与监督并重的“参谋”、

“助手”等角色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

内审人员不仅要通晓财务及审计知识,还应熟悉企业战略、

目标和计划,精

通公司各项相关业务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

并通过实

践积累管理经验与能力,

具有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

以适应并完成内部审计提供咨询服务的

新变化。

第二个挑战是内审人员风险意识的提高。

随着新的内部审计的关注点转向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也转变为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

与以往内审发展的各阶段相

比,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对内审人员的要求和挑战更高。ⅡA1999

-2000

年度主席约翰逊

(Howard 

Johnson)

认为,在风险导向阶段,内审人员除了具备广博的知识并有强烈的求知欲

之外,还应当化被动为主动,主动确认,分析风险,寻找问题所在,寻找服务机会,力求让

自己提供的服务具有前瞻性和弹性,

公平表达,

并与组织内部各单位及各阶层管理者建立良

好的合作关系。

第三个挑战是沟通和人际交往协调能力的提高。

新定义对于内审的定位是为组织增

加价值,

因此内审人员的工作不光是为了寻找问题,

更要能够帮助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因此

内审人员在保持原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

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善于协调组织内部

各方之间的利益,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